KANU酒莊2018年有幸成為被拉菲酒莊官方邀請的一員參訪心得
拉菲最為優雅與精緻 酒體也最為細膩 宛若誤入人間的天使 用美麗與高貴折服了整個世界 美貌與才華相當的美酒- 拉菲不是最貴的酒,但毫無疑問是最有名的葡萄酒。拉菲是一個符號,超越了她作為葡萄酒的本身。坊間有一種說法,把酒名字跟LA FEI的拼音或文字搭上點關係,就不愁銷量。 拉菲為什麼這麼受世人偏愛,今天帶你們深入瞭解一下真正的拉菲酒莊,原因自在其中。 拉菲一年產量只有20萬瓶左右,每年都供不應求,拉菲酒莊也只接待同行業酒莊的同業者和著名的酒商,KANU酒莊2018年有幸成為被拉菲酒莊官方邀請的一員參觀了拉菲酒莊。 它擁有驕人的風土天生的貴族氣質叫人沉醉,拉菲酒莊其名”Lafite”是源於是中世紀南部法國方言”la hite”,其意為”小山丘”。 拉菲酒莊是由一名姓拉菲(Lafite)的貴族創園於1354年,在十四世紀已相當有名氣。 到了1675年她由當時世界的酒業一號人物希剛公爵(J. D. Segur)購得。 希剛當時在酒界叱吒風雲,他同時擁有頂級的世界名莊拉圖(Chateau Latour)、武當王(Chateau Mouton)和凱龍世家(Chateau Calon-Segur),法王路易十四曾說希剛家族可能是法國最富有的家族。 在十七世紀,法國基本上是布根地(Burgundy)酒的天下,而當時上流社會的著名”交際花”法王路易十五的情婦龐巴迪卻對拉菲情有獨鍾,令拉菲成為凡爾賽宮貴族們的杯中佳物。 1755年希剛家族的第三代掌門人去世后,拉菲產權進入了一段較為混亂時期的一段,但拉菲酒的質量依舊不為人失望。 直至1868年詹姆士·羅斯柴爾德爵士(Baron James Rothschild)在公開拍賣會上以天價四百四十萬法郎中標購得。 該家族擁有拉菲莊一直至今,而且一直能把拉菲莊的品質和世界頂級葡萄酒的頭地址維持至今。 隨後Eric de Rothchild上任於1974年,其銳意革新和苦心經營使得拉菲葡萄酒擺脫了60-70年代的平凡而重新達到巔峰。 而現任莊主Saskia de Rothschild繼任為羅斯柴爾德家族葡萄酒莊園的掌舵人之後,更是在中國以瓏岱年份酒了一段豐富悠長的旅程。 拉菲古堡的佳釀,從來都是上流社會的象徵,酒莊歷史拉菲古堡的葡萄園佔地112公頃,分佈在三個區域:環繞古堡的山丘、古堡西面的珍寶高地(Carruades Plateau)以及靠近聖埃斯泰夫(Saint-Estephe)的一片約4.5公頃的地塊。 葡萄園內日照充足,土壤為覆蓋了厚厚一層細礫石的石灰岩,並混有風化形成的砂礫,排水性能優越。 葡萄園內主要種植赤霞珠(Cabernet Sauvignon)比例佔到70%;其他葡萄品種包括25%的梅洛(Merlot)、3%的品麗珠(Cabernet Franc)以及2%的味而多(Petit Verdot),平均樹齡為39年,酒莊不會採用樹齡低於10年的葡萄藤結出的果實釀造正牌酒(Grand Vin),因此出產正牌酒的葡萄藤平均樹齡達到了45年左右。 拉菲古堡的葡萄園管理以傳統為依託,嚴格控制單位產量,極少使用化肥。… Continue reading "KANU酒莊2018年有幸成為被拉菲酒莊官方邀請的一員參訪心得"